克音河乡克音村:发展飞蝗养殖 蹚出致富新路
克音河乡克音村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之路,巧妙利用大棚资源,发展飞蝗养殖,让“小蚂蚱”变成“致富虫”,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径。
在克音河乡克音村飞蝗养殖基地,工作人员正对自主设计的电动喂食设备进行全面调试,为即将在5月中旬“入住”的2600斤飞蝗幼卵做准备。克音村村民王俊通过应聘上岗在基地负责飞蝗的日常喂养维护,由于是第一年养殖飞蝗,他每天都要通过手机观看飞蝗专家的直播,学习幼虫病害防治、温湿度调控等技术,为自己充电。
近年来,随着东北烧烤、地摊经济的火热,可食用东亚飞蝗的销售市场逐渐走俏。今年,克音河乡克音村经过多次实地考察,最终确定飞蝗养殖作为村里的新兴产业。克音村飞蝗养殖基地养殖区占地1300平方米,采用“村集体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。虽说是第一年养殖飞蝗的“新手村”,但克音村背靠成熟大公司,在今年2月正式与“蝗飞鸿”(黑龙江)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约合作,依托“订单农业”,采取引种—培育—养殖—回收一条龙模式,实现效益最大化。据了解,基地将在7月迎来首批成虫上市,年收益预计可达11万元,可带动全村10户村民实现就近务工增收。
关联稿件:
-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